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滚动 >> 
北大“娇妻”与二本老公的组合,给我敲响了警钟 视讯

时间:2023-03-01 15:57:42    来源:腰线

我很好奇,学业事业上如此优秀的全嘻嘻是如何成长为“娇妻”,她的平凡老公又有什么魔力让她甘心至此?在看了一晚上他们夫妻的聊天视频后,我有了一点答案,同时也为我的育儿敲响了警钟。

作为赛博营销鼻祖新世相的副总裁,全嘻嘻是懂流量的。

她策划了一个北大女生宿舍和女性主义学者上野千鹤子的对谈,北大精英+婚育+女权的标签,把互联网的痒点+痛点+G点一锅烩了。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对话大翻车大家都知道了,我就不赘述了。

如果是为了向下兼容流量,主动降智也不是不行,但是当大家看了全嘻嘻以前的谈话视频后,发现提出这种水平的问题是有历史背景的。

比如结婚前约定丁克不要小孩,但结婚4年后老公反悔了,为了不让老公出轨,生。

又比如“老公想去购买X服务”,她反省的不是男方有问题,而是自己有问题,并约定以后提前安排,保证啪啪啪按照频率发生。

连娇妻文学的文豪@蒙淇淇女士都看不下去了,公开怼了:

说实话,在我看来,蔡全氏还不如家庭主妇呢。她在家庭中有什么话语权?老公要嫖娼,她就提供免费性服务;她不想生孩子,但为了栓住老公,就生了孩子;就这,在其他方面,她会有话语权?

我们骂蔡全氏,不是因为她已婚已育,是因为她处处彰显的“女人应该全方位满足男人的性需求、繁衍需求等各种需求”的价值观,她那些为“维持婚姻”所做的举动,让整个女性在婚姻中愈发“乙方化”。

(注:蒙淇淇说的蔡全氏,意指全嘻嘻微博自称蔡全嘻嘻,主动冠了夫姓一事)

很多人嘲笑她是“婚驴”、“娇妻”、“北大滤镜碎了”。这些不友善的评论背后,我感受到的,是中国女性的集体失望和幻灭。

一个中国顶级学府、年收入七位数的高管精英女性,生活中竟然也需要不停地展现“做小伏低”来迎合资质平庸的老公。那么大多数底层女性的处境,只会更糟糕。

普通女性受教育、开阔视野、扎根大城市的意义在哪?当你拥有了更多主动选择人生的机会之后,精神上依然被困在童年的那个闭塞山村里,依然可能要活得这么卑微和拧巴。

人生的鬼打墙莫过于此。

我很好奇,学业上如此优秀的她是如何成为“娇妻”,她的老公又有什么魔力让她甘心至此?在看了一晚上他们夫妻的聊天视频后,我找到了一部分答案,也为我该如何养育女儿敲响了警钟。

按世俗门当户对的观点,全嘻嘻的老公,是哪方面都配不上她的。但是,他们在心理潜意识层面,和价值交换层面,又是天生绝配。

全嘻嘻自己一路学霸,高考全省第五名,以656分上了北大,事业顺风顺水。

而她的老公高考复读了三年,第一年500,第二年500,第三年考了530,才上了个二本。

老公的家境也比较贫寒,初中的时候,父亲在外地务工出了车祸,截了肢,家里连去上海照顾的路费都拿不出来。上高中时每周他背着咸菜和大米作为口粮,上大学时,是靠助学贷款和送外卖活下来的。

他是全嘻嘻公众号的粉丝,2015年9月底参加了她举办的一个读书会,10月就确定了恋爱关系,第二年就结婚了,进度非常迅速。

这个老公聊天时给我的第一印象,有点类似传说中的“剪子男”。能力和智力都一般,但是通常长得不错,善于提供情绪价值,并且心态稳定乐观。他们很多情,桃花运历来不错,但唯有遇到了比自己价值高出N个档次的女性时,他们才会去芜存菁,果断进入婚姻。

剪子男很懂得短择和长择的区别,天生就有“贵妇命”。

全嘻嘻对她老公的描述,和他的自述,也印证了我这些直觉。

第一次见他,全嘻嘻就觉得外形是自己的菜,有颜值带来的基因价值。

他恋爱经验也非常丰富,懂得如何和女性相处,有情感上的情绪价值。

这种桃花运,让他在感情上游刃有余,形成了一个卖方市场,掌握着主动权。

求婚的时候,他说自己哭得很伤心。不是走入新人生的感动,而是“我失去了找下一个的机会了,去找下一个的成本一下子变得很高。”

(我看到这里满头小问号,求婚那刻就想着离婚了?how dare you?)

但我很佩服的一点是,他可以很坦然地说出自己的动机,他能直白地让妻子知道自己可能出轨,正考虑找小姐,他注重自己的身心感受,根本不想去讨好任何听者。在关系里,不在乎的那方,总是能赢。

这种男士有没有明显的优点呢,有。他的自信、自洽、松弛感,简直是中国焦虑精英女性的心灵马杀鸡。

当她在外面崩溃了碎掉了,回家就能被伴侣一块块重新粘回去,第二天又是一个完整的自己了。一个已经不缺钱的女性,对这种无法量化的价值会格外珍视。

精神分析学家拜昂曾经提出过一个“心理容器”的概念,指外部客体对一个人情绪的包容和抱持。

如果在童年,没有体验过这种不带条件的接纳,那么成年后,在各种关系中,会终其一生都在寻找着这个容器,可以全然地看见自己,接纳自己。

拥有容器的感受,绝大部分的人都不曾拥有过,包括我自己。因为我们大部分人的成长过程,都和全嘻嘻差不多,没怎么体验过不带条件的爱意。

我们接受到的反馈通常是,因为你表现好、优秀,所以你被爱,如果你是个失败者,那么你就会让所有人失望。我们自己是这样长大的,又不自觉地把这样的“挑剔”转移到孩子头上。

从这一点上,我完全能理解为什么全嘻嘻会对她的老公如此迷恋顺从。因为他就是她原生家庭的灵丹妙药,有时还兼精神导师,不仅接纳情绪,还能给你一二三提出解决方案。

一旦生命中出现了这样一个容器,破碎的自我能在其中重塑,迷惘的时候再扮演个指路明灯,无论对方硬件条件如何,谁扛得住这种诱惑啊?

全嘻嘻还讲了她老公干的几件让她感动的事,你会发现,要讨一个女人的欢心,其实是不用太花钱的,关键是细心+氛围感。

她说自己之前房东给的床垫不好,有个弹簧露出来了有点扎人。她老公发现了,就默默去买了个二手床垫,给她换上。当她晚上躺在床上时,人被这种双重柔软给融化了。

全嘻嘻下班的时候,他会在门口接她,然后从背后掏出个桃子送给她,这些细节都让她觉得婚姻很幸福。

虽然其他男人送一个包的钱就能买一车的桃子,但往往效果还不如一个毛乎乎的桃子好。

用物质绑定的关系,只会把自己搞成一个供养者的角色,高手都是不费一兵一卒,主张攻心的。

当然这样的套路,不一定对每个女人都有用,每个人被感动的阈值是不一样的。

但是缺爱和不自信的女性,但凡有心的男人展现一丢丢小温暖,她们就会飞蛾扑火地迎上去,因为那是被接纳的渺茫火光,屡试不爽。

全嘻嘻各方面都很厉害,但是她的自信不是来自内心,而是来自外界的评价。外界是无法控制的东西,所以她永远都会陷在一种不确定性中,但她的老公恰好能提供一种稳定性。

她小时候接受的教育就是要拼命努力,冲上金字塔尖。走在街上,她妈妈会对她说:“这条街的所有人都比我们家有钱,我们家是最穷的,所以你一定要好好读书。”

带她去北京参观大学,会告诉她:“你读书不光是为了自己,你身后还有一个家族。”

她对享受和放松天然有种负罪感,“好像一不努力,我就会被淹死。”

她的人生体验中,只有学习和考试,人生是由一个又一个目标串联的,高考结束十多年后,她依然以高考的心态和节奏在生活着,人生没有感受过真正的快乐。

她对她婆婆也说过类似的话,羡慕她能给儿子不带条件的爱。

其实我想,这种不带条件,也许正是因为没有条件。爸爸残疾,妈妈那时要忙着养家,根本不可能像很多家长那样天天拿着戒尺逼孩子用功,反而保留了孩子自己的原生生命力和自驱力,属于歪打正着。

所以,他的普通而自信和她的优秀而自卑,天衣无缝地卡在了一起,呈现在大众面前的,就是难以理解却又天生一对的亲密关系。全嘻嘻的“娇妻”感,不是来自男方提供的物质,而是来自于心理上对“容器”的依附。

在“放养”中长大的孩子,根本不会有事没事就judge自己哪不够好。

在“挑剔”中长大的孩子,无论多优秀,永远会在外卑微,对内攻击。

我小时候,有次路过一对拉板车的夫妇,家长对我说:“你不努力学习,长大就去拉煤。你老公在前面拉,你在后面一边推一边喊卖煤哟!”虽然是开玩笑的口气,但是那种对未来的恐惧还是深深地埋进了我的心底。

直到我成为了家长后,有一次吼作业的时候,我也在怒气中对妮莫说:“你不好好学习,长大还想去度假去迪士尼吗?一年到头都要在快餐店打工的!”

说完,我就意识到,有些思维方式和家庭文化,是像基因一样传承的。

如果我不能试着斩断这种轮回,那么妮莫有一天,也会这样对她的孩子说同样的话。

上野千鹤子和戴锦华教授这几天又做了一次对谈,这次两个人棋逢对手,对很多女性问题都有深刻的探讨和反思,深到不敢直播那种。

戴锦华谈到了女性的“恐弱”心理。

无论是戴锦华,还是全嘻嘻,又或者普通的我们,多少都感受过这种充斥着人生的自卑和自我否定,又在这种恐惧下,push自己远离弱者,以为塔尖一定会有解药。于是一代又一代女性,将恐惧当成了人生前进的动能。

一个成功的女性必须像男人一样拥有权力、金钱、事业,女性气质被抹杀得越彻底越被社会尊敬。却没有几个人质疑过强弱的定义,输赢的规则,一直都是他者制定的。

全嘻嘻的老公会笑眯眯地说,并没觉得自己上二本,全嘻嘻考北大是自己高攀了她。高考其实没有那么重要,人生有很多次高考的。

即便在社会公认的竞争中输了,但换个自己定的新规则,他又赢了。

虽然考不上北大,但是照样可以让北大毕业的一脸崇拜,鸡娃的思路,是不是一下子打开了。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