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滚动 >> 
安农大动科院:以“科创+人才”为线密织乡村振兴服务网

时间:2023-07-27 18:22:0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张强 丁梦晗)近年来,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以下简称“安农大动科院”),组织党员干部和教工立足岗位实际和学院重点工作,以“科创+人才”为线,密织一体化乡村振兴网络服务体系,助力安徽乡村振兴。


(资料图片)

7月1日,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老师(左)带着学生做实验。安农大动科院供图

筑牢科创底色 赋能乡村振兴

多年来,安农大动科院致力于农业“芯片”研发,在畜禽种质资源保护、新种质创新培育、畜禽种业工程等方面取得较多成果。

其中包括,培育1个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种业项目(安徽省首批体细胞克隆地方猪);创制安徽首款猪育种专制基因芯片(“皖芯1号”和“皖芯2号”);培育安徽首个拥有完全知识产权新品种(皖临白山羊新品种);升级“稻虾一产3.0版”;自主培育繁殖“中华绒螯蟹”;校企合作获批安徽首家兽药GCP资质等。

据安农大动科院院长张子军介绍,该学院承载着中国中部地区畜禽遗传资源基因库。2022年,向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基因库上传了超10万份临床资源生物样本,收集保存了中部地区上百个畜禽临床资源生物样本和活体。

张子军说:“培育一个畜禽新品种,一般需要十几二十年。在一代代安农人的坚守下,目前在畜禽新品种培育方面,我们至少拿了4个安徽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在服务地方畜牧业发展方面,安徽省成立了105个省级科技特派团,安农大占34个,动科院占9个;2021年,安徽省“两强一增”行动列了需重点突破的55个农业重大项目,动科院承担11项。

近年来,中国加快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步伐,提升国家、区域创新能力和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针对产业需求,国家相对应成立农业科技团队,给予稳定的经费支持。

张子军认为,国家对这个体系的考核比较接地气,不是看发了多少论文,而是看成果转化和应用的效果。目前,安农大动科院在肉鸡、肉羊产业中,有两位国家体系的岗位专家;在安徽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有首席专家和副首席专家各一位,还有体系岗位专家、试验站站长十几位。

发挥人才优势 打通乡村振兴“最后一公里”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第一要务,安农大动科院一直非常注重青年人才培养,强化教师资源。截至目前,该学院培养超3万名本科生;在校研究生600多名,在安徽畜牧业起到了人才支撑作用。

人才振兴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因素。近年来,安农大动科院用足用活人才资源,着力培养创新型人才,鼓励教职工参与到乡村振兴的社会服务中去,致力构建服务安徽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

目前,安农大动科院挂牌设立“安徽金安鹅科技小院”“滁州鲫科技小院”等10多个科技小院。

7月1日,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学生在实验室做实验。安农大动科院供图

科技小院解决了农业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被教育部认定为“农科研究生培养模式”,为农民增收、产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有利于打通“三农”工作“最后一公里”。安徽农业大学会派一个导师团队、几名研究生到生产第一线常驻,零距离服务畜牧业。

为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安徽农业大学创新机制体制,目前已在安徽主要农区建立8个“安徽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综合试验站”,组建73个县域农业主导产业联盟,初步形成了以安徽农业大学为依托,产学研紧密结合、教科推多位一体的新型大学推广服务体系。

其中,安农大动科院依托皖西北综合试验站和江淮分水岭综合试验站,服务乡村振兴,大力推进种业创新工作。近两年,皖西北综合试验站累计推广繁育皖临白山羊约18.6万只,总产值7.1亿元,累计带动农户数430户。江淮分水岭综合试验站推广繁育黄淮肉羊约1万只,每只增收300多元,累计增收300多万元。

据了解,校地共建,种养结合,每个实验站都是一个微缩版“安徽农业大学”。实验站设有编制,有固定的财政支持。学校会将青年教师的项目直接入驻实验站,每年学校会派一百多名优秀学生到一线基层去,在试验站开展学生“耕读”教育,厚情怀、练本领。安徽农业大学要求专业硕士、青年教师或者刚入职的博士,必须要到实验站去锻炼一段时间,为的就是把人才送到基层一线去,送到需要人才的地方。

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学生参加比赛后合影留念。安农大动科院供图

张子军解释道:“实验站这个平台,相当于是经营主体和专业院校之间的桥梁纽带。农业企业需要技术支持,不用跑到安农大,只要找到当地实验站,他们就可以获得安徽顶尖农业专家的技术指导和支持。”

谱写“动科”新篇 织密乡村振兴服务网络

多年来,从国家到乡村一线,农业农村部门千方百计、想方设法建立各式各样的项目、平台,去助力乡村振兴,为乡村培养人才、留住人才,形成庞大且细密的乡村服务网络体系。

7月1日,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学生在实验室做实验。安农大动科院供图

“这个乡村服务网络体系就像毛细血管一样,交叉深入分布在农业农村的各个方面。”张子军介绍,安农大动科院包含动科、动医、水产三个专业,拥有的科技和团队,对安徽省畜牧业起到80%的支撑作用。未来,安农大动科院将科学谋划,主动作为,筹做好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在新时代召唤中昂扬奋进,在砥砺前行中再谱新篇。

学科建设关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等。安农大动科院在畜牧学已经是一级博士点,并已建成博士后流动站。下一步,将把学科建设放在重点工作中,并将重心放在兽医学及博士点建设,建成一个兽医方面的省级科研重点实验室。

同时,统筹提升建设中部地区畜禽遗传资源库,将其打造成国家级平台,将遗传育种、动物营养、疫病防控等学科内容嫁接到其中。在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新种质创新方面继续努力。

此外,做好社会服务,健全一体化社会服务网络体系,努力得到行业、地方政府、老百姓的认同,争取社会服务能出更多实效。(完)

7月1日,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学生在实验室做实验。安农大动科院供图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