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滚动 >> 
“延安作风”为什么能够打败“西安作风”︱求知

时间:2023-08-23 11:31:21    来源:长江日报

■ 何磊 刘静婷

党的二十大闭幕不到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专程从北京前往陕西延安,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重温革命战争时期党中央在延安的峥嵘岁月,缅怀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宣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赓续红色血脉、传承奋斗精神,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向历史和人民交出新的优异答卷的坚定信念。习近平总书记在延安强调指出,当年毛泽东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在延安,住窑洞、吃粗粮、穿布衣,用“延安作风”打败了“西安作风”。全党同志要把老一辈革命家和共产党人留下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传承好发扬好。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当选的中央领导集体进行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宣示,这是第三次。重申“延安作风”彰显了我们党对“传家宝”的高度重视。


(资料图片)

“西安作风”指的是国民党奢靡铺张、贪污腐化、结党营私之风。那么,“延安作风”是怎么来的呢?

1940年初秋的一天,毛主席应邀为马列学院作形势报告。为表示对毛主席到来的重视和尊敬,当天早上,负责学院日常工作的党总支部书记张启龙、副院长范文澜特意叮嘱校务处处长韩世福、教务处处长邓力群、教育干事安平生和宣传干事马洪,让他们四人提前吃饭,吃完饭后到杨家岭接毛主席。

当年延安的条件异常艰苦,马列学院的校址就设在延安城北的兰家坪。马列学院虽是学习和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最高学府,但教学设备却极其简陋,学院的校舍就是土石山上的一排窑洞。当时该“怎么去接毛主席”让韩世福等四人犯了难,实在不知道怎么个接法。老百姓接亲,无车无马无轿子还可以把毛驴打扮一下,我们总不能赶着骡马去接毛主席来作报告呀!张启龙看到他们为难,就跟他们说:“毛主席和中央领导同志知道我们的情况,不要紧,去吧。主席很忙,作报告不是什么紧急事,不知能不能排上主席的议事日程。你们早点去,如有变化,我们好另行安排课程。无车无马就陪主席走走吧。”听张启龙这么一说,他们一行四人就急急忙忙向杨家岭赶去。

那时的延安,从兰家坪到杨家岭有一条蜿蜒小道,七八里的路程,中间隔着一条延河。韩世福等四人来到延河边,走到用木板搭的桥头时,正好遇到了迎面走来的毛主席。毛主席看到他们四人风风火火的,就问他们要干什么去。邓力群回答说:“学院领导派我们来接主席。”“接我?嗯,我晓得的,是怕我忘了今天有报告会吧。你们放心好了,学院给我的任务,那是忘不了的。”毛主席答道。邓力群当即解释:“是要我们来接主席的,我们来晚了,很不像话。”

毛主席摇摇手说:“这样做有点不好,一个人作报告要四个人接,要不得!要不得!”说话间,毛主席笑着看着他们四个人,问道:“四个人,轿子呢?你们不是抬轿子来接我呀?下回跟你们领导说,再加四个人,来个八抬大轿,又体面,又威风。要是还有人,再来几个鸣锣开道的,派几个摇旗呐喊的,你们说好不好?”毛主席的一番话,把大家都逗乐了。紧接着,毛主席又严肃地说:“那才不像话嘛,对不对?皇帝出朝,要乘龙车凤辇;官僚出阁,要坐八抬大轿,前簇后拥,浩浩荡荡,摆威风。我们是共产党人,是讲革命的,要革皇帝官僚的命,把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我们既要革命,既要和旧的制度决裂,就万万不能沾染官僚习气。从杨家岭到马列学院,十里八里路,二万五千里长征都走过来了,这几步路算得了什么?……我们要养成一种新的风气,延安作风。”

为了养成“延安作风”,毛主席在陕甘宁边区的建设上花费了大量的精力,采取了诸多措施。政治上,实行“三三制”的原则,建立民主政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筑起了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经济上,实行“精兵简政”政策,开展了大生产运动,强调“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号召解放区军民自力更生,克服困难,为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文化上,毛主席亲自召开了延安文艺座谈会,鲜明地提出文艺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指明了文艺与人民的关系。党建上,发动了一场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的大规模整风运动,提高了党员的马列主义理论水平,使全党达到空前的团结和统一,为夺取抗日战争和民主革命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毛主席的大力倡导和实践推动下,“延安作风”影响了广大的党员、干部。他们积极发挥带头作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始终保持着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谦虚谨慎、不骄不躁,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的新风尚,不断强化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理念,践行着“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不断发扬着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展现出了中国共产党独有的行为品格与精神特质,展现出了中国共产党人为党的事业不懈奋斗的赤诚忠心。

“延安作风”使陕甘宁边区呈现出了“一没有贪官污吏,二没有土豪劣绅,三没有赌博,四没有娼妓,五没有小老婆,六没有叫化子,七没有结党营私之徒,八没有萎靡不振之气,九没有人吃摩擦饭,十没有人发国难财”的新气象,许多前往延安的国内外记者、参访延安的友好人士都对这样的社会风尚深有感悟。他们看到了中国共产党人身上的优秀品质,看到了“延安作风”昭示着中国的未来和希望。

“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党的作风正,人民的心气顺,党和人民就能同甘共苦。党的作风失守,我们就会面临最严峻的危险。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依靠“延安作风”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形成了“只见公仆不见官”,风清气正、海晏河清的生动局面。踏上新征程,我们面临着新形势新挑战。我们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始终赢得人民拥护,巩固长期执政地位,对作风问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

历史的镜鉴,就是对现实和未来的启迪。“延安作风”作为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制胜密码,更是新时代我们面临“四大考验”“四种危险”时的历史自信和行动指南。我们什么时候都不能忘记“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的历史规律,不能忘记自己的本色和本真。坚持不懈赓续传承“延安作风”,不断接受“延安作风”洗礼,坚决打赢作风建设这场持久战。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以伟大社会革命促进伟大自我革命,这样才能守好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才能凝聚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胜利前进的磅礴力量,才能在新的赶考之路上继续创造新的奇迹。

(作者单位分别为中国延安干部学院、陕西延安干部学院)

【编辑:张靖】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59222222。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kin0207@126.com

标签: